凛冽的寒风在苍茫的草原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在素有“皇家牧场”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镶黄旗,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高举红旗克服草原沙暴、寒冷环境的考验,披星戴月,默默奉献在地质工作的最前线,用他们的双脚丈量着大地,用他们的智慧寻找着资源,他们就是物勘院资源勘查分公司镶黄旗三维地震项目部的地质人。
党建引领,党旗在一线飘扬
三四月的内蒙古无风天甚少,7-8级风实属正常,个别时段甚至达到9-10级,大风伴着漫天黄沙、积雪扑面而来,眼不能睁,呼吸都很困难,同时伴随大风而来的是夜晚的气温骤降至零下20多度甚至30度。面对复杂施工环境及严峻天气等困难,精神上的动力愈发重要。为激发职工的工作活力和热情,项目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围绕“党建引领鼓干劲,党员引领创佳绩”,通过开展“项目党课”“我是党员我先上”“青年党员先锋队”等活动,让党员干部主动靠前,落实责任,带头解难,每名党员都要成为一面旗帜。
在项目建设中,党支部堡垒作用逐渐显现,各个党员都鼓足干劲奋勇争先,他们总说“该吃苦的时候要坚持,等熬过这几天就轻松了。”在这支党员队伍中,有多位一直在一线的党员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不知几次,人们本应在晚饭放松言欢时,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现场复杂的局面,正是这些党员带领项目团队抢抓最佳时机,顶着压力,克服各项困难,他们日夜奋战,24小时保持战斗状态,只要电话铃声一响,立刻从睡梦中爬起来解决问题。他们曾半夜2点多钟,到作业现场解决震源问题;也曾为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和施工后数据切割问题,连夜商讨办法。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项目部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健如是说道。正是有党员干部带头挑重任、职工群众拼搏勇争先,克服施工中的种种困难,从开工后每日300到600炮的项目进度,逐步提升至每日2000炮,日渐刷新着该项目地震施工日效的记录,确保着项目高效优质进行。
团结一心,汇成一股劲攻坚
因为涉及草场生态保护,项目必须在返青之前做完,工期十分紧张,如何保证青赔、人员设备、开工试验、生产进度都能按照计划推进,这是摆在项目部面前的一个个难题。为攻克难关,大家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发挥集体智慧,做好后勤保障、工农协调、生产组织等一项项重点工作。
在后勤保障方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经理以及后勤组长等人员大年初八就奔赴工区,开始了项目部营地建设,修电、采暖、架床、建设厨房、宿舍、卫生间等生活设施,做到“营地建设标准化、现场HSE制度化、物资供应程序化”,为项目尽快投入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和有力支撑。在工农协调方面,项目部成员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牧民等沟通协调,逐户测算青赔面积,做到施工过程无一矛盾纠纷。在生产组织方面,生产副队长等技术人员提前进行工区束线设计、踏勘变观,不断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详实的施工方案为指导,以完备的工作制度为保证。
项目部施工时最多人数接近150人,测量、打孔、埋置检波器、放炮、收放节点、数据下载……大家各尽其责,昼夜交叉作业。这其中,坚决执行管理制度是项目按时按质推进的关键,每天雷打不动的早晚例会进度汇报,晚上熬夜再晚,每天5点半起床,6点半出队前早例会照开;即使白班收工再晚,每晚例会正常进行,总结每天的工作。大家常说:“出来干项目,要计较太多,不团结是根本做不好的。”正是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相补位、不争不抢,顺利抢抓了冬季施工“黄金期”,使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项目时间表推进。
精益求精,于细微处见真章
镶黄旗三维地震项目作为物勘院独立自主完成的勘探面积最大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项目,为落实出效益、出技术、出人才、出样板、出品牌的“五出”项目要求,项目成员秉承着“问题出来一个解决一个”的根本宗旨,以“严实细正”的工作态度逐点踏勘,提前研究工区实际情况,精心策划施工方案。针对本工区勘探技术难点、痛点,项目技术组采用小线距、空间采样均匀的高精度观测方式,有利于叠前波场偏移归位,提高了小断块叠前成像精度;针对村镇、连片大型障碍区域,逐点优化炮点布设,并进行详细的观测系统属性分析论证,以确保覆盖次数的均匀性;针对施工中部分区域因工农协调问题无法正常进行炮检点布设的情况,技术组经过多轮次地优化设计方案,采取“以炮换道”方式加密炮点来弥补资料缺失,尽可能地增加中远偏移距炮点,以确保该区域资料的完整度;针对环噪干扰影响地震采集数据质量问题,技术组经过室内软件分析论证,主动采用“加密炮”的方式提高覆盖次数的方式来压制噪音,提高信噪比,有效解决了因环境干扰大,资料品质低的问题。
项目不仅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更在安全管理上追求卓越。项目部建立了严格的安全制度和规范,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确保了在整个项目施工期间,实现了零安全事故。
草原的风吹不熄冶金地质人的无限豪情,塞外的冷挡不住物勘院人的铿锵脚步。该项目历时45天,勘探区块满覆盖面积130余平方千米,实际作业面积300平方千米,优质高效的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这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是项目部职工发挥“团结奋斗、甘于奉献、自我革命”企业精神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表示,经历过此次项目锻炼,明白了做好工作要有信心、讲团结,要有过硬本领和坚决的执行力,接下来,要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的贡献。